逾億就業機會 三大方向透視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顛覆傳統行業,同時也解放勞動力,創造新就業機會。
數字經濟顛覆傳統行業,同時也解放勞動力,創造新就業機會。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洗衣機、吸塵機和各種家電日漸普及,讓女性得以從繁瑣的家務中解放出來,投入到社會工作。在未來,科技和數字經濟也將淘汰低下和瑣碎的勞動崗位,同時創造更多新的就業需求。科技發展之下,就業人群、領域及方式都會出現重大轉變。在中國,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新經濟體也正從這三大方向發展,並創造出大量就業機遇。

波士頓諮詢(BCG)聯合阿里研究院在今年初發佈題為《邁向2035:4億數字經濟就業的未來》的報告。波士頓諮詢在2011年的G20峰會上提出e-GDP的概念,並一直持續修訂其定義。e-GDP會追蹤所有與數字設備生產、服務及應用相關,以及電子商務活動的支出,包括︰一、個人消費支出;二、電訊公司的資本支出和所有與互聯網相關的ICT(信息、通訊和技術)私人投資總額;三、政府花費在ICT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公共開支以及其中所需的軟件和支持服務費用(包括補貼);四、所有與ICT相關的商品、設備和服務的進出口差額;以及五、C2C的商品或或服務的交易總額(在中國主要來自淘寶、天貓等電商平台)。

數字技術  推動工業革命創新就業

根據e-GDP的測算,報告預測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在2035年將達到近16萬億美元(約124.8萬億港元),當中包含4.15億個工作機會。

波士頓諮詢分析,如果到2035年阿里巴巴所佔中國整體數字經濟的比例仍然與2015年相同,則阿里巴巴將會創造1.12億個就業職位。波士頓諮詢又指,假如阿里巴巴旗下快速增長的業務,例如是雲計算及數字娛樂於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則有望再額外帶來1000萬個就業機會。言則,至2035年,阿里巴巴有機會帶來1.22億個就業機會。

報告提出,以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已被公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元素,將對就業生態帶來革命性改變。它將從三個方面給就業生態帶來顛覆性影響:第一,數字技術廣泛融入各行各業,深入改變傳統行業的商業邏輯和運行方式。第二,數字技術使新的組織內外協作模式順暢運行,並更契合業務訴求。第三,數字技術對人類體力勞動的替代程度越來越強。目前在中國就業市場,需求量最大的十大行業中,互聯網/電子商務、電腦軟件、IT服務(系統/數據/維護)這些與數字經濟高度相關的行業就佔了三席。

阿里巴巴集團正是內地新經濟的一大代表。事實上,阿里巴巴在2016年就已經創造了超過3,000萬個就業機會,包括淘寶店主、快遞、電商服務業及上下游產業鏈,並帶動電商平台企業、賣家、平台管理及衍生的服務類行業;阿里巴巴集團及螞蟻金服合計納稅238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行業平台納稅至少2,000億元;向超過500萬家小微企業發放了8,000多億元貸款。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說︰「這些都讓年輕人、中小微企業能夠更好發展,面對未來。」

在2016年3月,阿里巴巴的零售平台年度商品交易額已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每天在線商品超過10億件。淘寶誕生了500多個原創服飾品牌、500多個運動品牌、上千個獨立家居品牌、6,000多個創客項目、以及200多個正在孵化的原創IP (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 。這些新品牌的出現,不但帶動傳統的製造業和就業人口,其數字經濟的本質,亦為那些不願接受「朝九晚五」的人群,產生大量靈活的工作機會。

新就業人群︰「數字原住民」愛自由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在網絡時代成長的「數字原住民」將擁有新的工作價值觀。他們天生活在一個被科技包圍的時代,對新技術有一種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掌握能力。「數字原住民」是未來的新職業主力,同時對就業有獨特的理解和偏好:謀生並不是尋求工作的首要原因,反而是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徑;喜歡追求變化和新刺激,因此對組織和工作的忠誠度較弱;對「開放自由、相對寬鬆」的企業文化青睞有加;渴望挑戰網上主播、網紅等與數字經濟相關的新興職業。根據人事顧問領英發表的《2015中國自由職業者現狀報告》,中國的自由職業者超過七成都是85後。

數字原住民對就業的理解
資料來源︰波士頓諮詢(BCG)《邁向2035:4億數字經濟就業的未來》報告

新職業的冒起、新就業人群的出現,並不代表會馬上摧毀傳統的就業生態,反而會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並存發展。擁有高技能的「數字化人才」,一部分仍然以傳統的僱傭模式在企業內工作並晉升,另一部分則在第三方平台上(例如Facebook、YouTube、優酷土豆)以自由職業者的身分工作(例如Youtuber、KOL「意見領袖」、主播和網紅等)。其次,傳統就業領域經過數字化技術的催化,將派生更多跨界屬性的新就業機會(例如傳統的市場營銷人員必須同時結合網上營銷)。此外,客戶需求較過去更加多元,新的平台和科技不斷出現,傳統企業已經不能單靠內部員工去滿足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必須拓展人力資本儲備,靈活借助服務外包等的方式,變相為不願意受制於「打一份工」的新一代創造了就業需求,而這亦是目前的行業趨勢。傳統經濟和數字經濟下的就業模式,正在以互補的方式共同前進。

新就業方式︰新零售下的就業升級

2016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3萬億元,較2015年增長10.4%,而網絡零售交易總額更達到5.16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交易額為4.19萬億元,增長25.6%,增長幅度遠遠超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網購的快速興起和普及,在零售行業衍生了不少新的工作機會,而且出現細分的情況,例如淘女郎、網店裝修師和網店代營運等新興崗位,甚至想在淘寶上開店,也有人給你提供開店和營運推廣教學的服務。

去年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的概念,突出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泛零售型態——借助人、商品與服務、供應鏈的數字化以及現代物流,促使線上線下交易充分整合,不再區分訂單來源和交付形式,消費行為也不限於購物網站上發生,娛樂場景同樣可以是購物場景,大數據將對消費者在各個場景的行為進行分析串連。在新零售下,就業生態亦將會發生變化:

線下零售店服務人員升級:新零售使傳統實體零售店從商品陳列展示的功能,升級為消費者體驗和個性化實體服務,負責銷售工作的店員將被觸摸屏幕、手機應用和導購機器人所取代,例如Adidas在店內設置大屏幕,系統自動識別個顧客性別,經大數據測算後,大屏幕上就會出現向顧客推薦的商品。而在網上珠寶零售商 Blue Nile的實體店裡,店員不是向消費者大力推銷珠寶,而是要變身為珠寶設計老師,為消費者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

線上線下的跨界融合: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新技術將在零售行業逐步普及,傳統的銷售人員需要熟悉精準和個性化的推廣模式,而不再是利用傳統的電視或平面廣告宣傳手法。從線上走到線下的電商,也會對傳統零售門店營運和招商的工作崗位產生需求。更重要的是,無論是線上抑或線下企業,都會要求新的員工對全渠道運作有深入的了解。

物流智能化和社會化下的就業升級:一直以來物流配送環節是最為需求大量勞動力的,然而倉儲物流的數字化和數據化,將會大幅節省人手並提高效率,例如菜鳥網絡在全國建設物流數據基礎設施和智能網絡,近期又投資上海快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進一步提升智能倉庫的分揀效率。隨著無人倉、無人機和無人車等的出現,未來可能迎來大量的機器物流工人。即使人力運輸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仍是主流,但部分仍將被智能提取櫃所取代。而借助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例如Chatbot「聊天機器人」)和定位服務,就連快遞的客戶服務人員,人數也將大幅減少。

報告撰稿人之一、BCG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阮芳指出,以中國的零售業為例,儘管線上渠道正衝擊線下渠道,但線下零售店導購的需求仍在增長。「一方面線上線下整合互補,共同推動整體消費需求高速增長;同時,線下服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得以提升,不再過多介紹產品基本信息,而是提供高度個性化的非標準化服務。」

阿里布局新零售  重構經濟格局

面對數字經濟所帶來的影響,工作崗位發生變化,企業功能甚至整個行業生態也同樣面對轉型的逼切性,否則將要面對無情的淘汰。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張勇在去年底的「2016新網商峰會」指出,在走向新零售的過程中,包括阿里在內的所有生態內的所有合作夥伴必須作出新的反應,包括品牌商和零售商、品牌商和渠道商、以及品牌商和物流商的關係,都需要重構協作。

阿里巴巴在「新零售」的道路上,亦已作出了部署,先後與蘇寧雲商宣佈達成戰略合作、入股三江購物、提出私有化銀泰商業(01833.HK)、以及與上海百聯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等,以期在新零售時代,重構經濟格局。

新就業領域︰農村淘寶將農民連接世界  

數字經濟對就業市場所帶來的影響,並不限於城市之內。隨著移動通信的普及,即使位處偏遠地區,也能夠無差別地連接全球。在過去,農村村民只能務農或從事一些低價值的手工業;今天只要手機在手,就可以走出土地的牽絆,與世界接軌,為自己創造就業。

《報告》以阿里阿巴巴的農村淘寶為例,指出阿里的電商平台匯聚了15,000家「淘工廠」,形成多個加工產業群,帶動1,311個「淘寶村」,其中一些更屬於國家級貧困縣。數字經濟不但改變了辦公室和工廠裡面的職業崗位,更讓農村勞動力得到解放,能夠幫助發展中國家的低成本和低技術勞工獲得發達國家的工作任務和訂單,打破地域界限。

eWTP推動全球跨境新經濟 

互聯網無疆界,電子商務天生擁有跨越地域限制的優勢。數字經濟並不只在中國發生,不過中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有利的政策環境是數字經濟的肥沃土壤,讓產業茁壯成長,甚至催生出阿里巴巴這家全球最大的新經濟實體企業,帶動社會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全世界都希望能夠坐上數字經濟的高速列車,去推動本國經濟的下一步發展。畢竟,持續創造就業是每一個政府的基本目標。

馬雲倡議的eWTP,在去年九月於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 (G20) 峰會上獲納入公報裡。eWTP將幫助全球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中小企業及年輕人更方便地進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經濟。上月,阿里巴巴宣佈與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局(Malaysia Digital Economy Corporation)及其他合作夥伴攜手,於馬來西亞共同成立境外首個e-hub,標誌著eWTP願景得以實現的第一步。

同樣,泰國也看到電子商務對於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泰國商務部與阿里巴巴於去年底簽訂一系列協議,阿里巴巴將與泰國公私營企業及研究機構共同協助泰國中小企通過電商平台拓展業務,其中包括為3萬家泰國中小企提供相關培訓,協助他們經由不同平台展開電商業務。泰國在去年九月亦成立了「數字經濟和社會部」,以進一步實施「泰國4.0」戰略,通過創意與創新,推動經濟升級轉型。

依靠互聯網和大數據,阿里正在賦能眾多小微企業和傳統品牌,同時他們以更靈活的互聯網創新賦能傳統製造業,完成傳統品牌再造。作為新經濟體代表,阿里平台上的商家以及帶動的上下游產業,仍在持續貢獻新就業的增量。

【延伸閱讀】日均納稅1億創造就業3000萬 阿里實例詳解新實體經濟

【下載報告】《邁向2035:4億數字經濟就業的未來》

全球化 實體經濟 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