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阿里捐了逾2億作公益 馬雲:這樣仍不夠

過去一年阿里捐了逾2億作公益 馬雲:這樣仍不夠

馬雲認為,公益是以行動改變自己,自己的心態改變,世界才會改變。

阿里巴巴集團剛過去的一年捐了逾2億人民幣作為公益基金,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昨日(9日)公言,以為有錢做公益就已經足夠,但很快明白一個道理,光有錢是遠遠不夠,公益還需要大家花出時間、激情、智慧去參與。「公益不是花了多少錢,公益是看你喚醒了多少愛心。」

馬雲昨日(9日)在首屆XIN公益大會上稱,在決定辦此公益大會時,很多人認為阿里把時間放在賺錢上,但7年前的一件事激起他思考這個問題。

原來與阿里巴巴的杭州總部2009年搬遷到新址的慶祝活動有關。「七年前阿里巴巴從錢塘江北面搬到錢塘江南岸,我們搞了一個活動。有些同事會游泳,我們就讓一些員工搞一場遊過錢塘江的接力賽,不過,當最後一棒員工上岸時,我們發現他們身上竟然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及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一天我們所有員工非常震驚!沒有想到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面,沒想到這就是我們在喝的水。」馬雲說,自那天起,阿里巴巴所有人都意識到,「如果世界不夠好,你即使過得再好都沒有意義。所以從那一天起,我們決定把阿里巴巴每年千份之三的營業額,作為公益基金來建設整個城市、國家和世界的環境保護。」

決定年花0.3%營收作公益

自2010年起,阿里巴巴集團每年將營業收入的千份之三用於公益,以加強社會的環保意識、鼓勵節約和支持其他企業社會責任。阿里巴巴集團並於2011年成立民間慈善基金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而該基金會於2016財年的捐款超過人民幣2.1億元,支持多個公益項目。同時,阿里巴巴集團通過其網上平台資源,協助其他慈善機構籌得逾人民幣1.9億元的善款。

「我們以為那樣做就已經足夠了,但是我們很快又明白一個道理,公益需要錢,但是光有錢是遠遠不夠的。」馬雲認為,公益和慈善還是有點差異,前者在於「參與」,後者可能以「給錢為主」,情況就如「你未必有能力去做慈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去做公益、參與公益。」

對於媒體問及「為何定出這千份之三的神奇數字」,馬雲指出,全世界沒有一家公司會把千份之三拿出來做公益,那是由於很多年前,阿里巴巴這家公司下定決心,「這家公司第一個產品是人,因為人改變,產品技術等都會自然改變」,但他認為,每年捐千份之三,並不是阿里巴巴最了不起的地方,最難得的是,每個員工每年都抽3小時的私人時間去做公益,「That’s your time去改變自己」。正如馬雲在會上公言「公益不是花了多少錢,公益是看你喚醒了多少愛心。」

員工大半年完成13萬小時公益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金建杭指出,今天互聯網可以讓我們迅速定位自己周邊有哪些需要提供幫助的公益和活動,阿里巴巴先是內部做了嘗試,每個員工每年拿出3小時去做公益,原以為剛開始有三成員工參與「已經不錯」,怎料到3萬多個員工在過去大半年時間身體力行做了總共13萬小時的公益,可見「以前只是沒有喚醒自己」。

而且公益對不少人來講,似乎仍是很花時間及遙不可及的事,金建杭指出,今天就算作為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亦可以起「公益」作用,如「做一個綠色消費者」;據其統計,在目前4.23億個網絡消費群當中,已有6,500萬人選擇做綠色消費者,選購能源損耗低的環保產品的網購者佔比16%,但對比5年前90後消費者當中僅得2%比例選擇綠色消費而言,似乎有所改變。他在接受訪問時提到,期望未來5年參與綠色消費的比重會提升至20%。

除此之外,金建杭認為,如果消費者網購時考慮到物流方面亦可以作出節省的話,此類網購行為也可以說是助長綠色消費,例如在物流環節套用菜鳥的電子訂單及新能源車等,預計未來5年能減少的碳排放就達到365萬噸,此還未包括其提及的,通過綠色交通、綠色包裝以及電子面單的行動;又例如支付寶所提供的網上綠色通道,基於網絡服務僅僅在電子賬單方面2015年減排的二氧化碳達57.3萬噸;此外,去年150多萬個賣家將自己透過淘寶賣的商品打上公益寶貝,平均每件商品花在公益寶貝只是5分人民幣,但不能看輕這種聚沙成塔的效果,「這樣的5分錢累計下來去年累計額度超過1.59個億元,淘寶上4.23億個的用戶數當中,已有2.8億個已參與到此類公益行動。

冀成公益界風清揚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及Facebook(fb)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雖未有親臨今次公益大會現場,但分別以視頻表達對是次公益大會的支持。比爾蓋茲,巴菲特及朱克伯格均先後承諾捐出其99%財產,對於會否倣效這些朋友的做法,馬雲表示,尊重及敬佩這些朋友在公益作出的努力,亦感激過去與蓋茲的會面在他的思想中埋下了公益的種子,不過,「我從不倣效任何人」。

馬雲認為,他今日擁有的財富,並不是完全屬於他的,而是建基於人們對他的信任,所以他希望能投向一個效率導向及結果導向的系統。「像我這樣的人已經開始建立系統,用2%股權設立個人公益基金就是一種嘗試,等我把機制都建好、人才都齊備後,也許會大規模投入。」2014年,50歲的馬雲和老夥伴蔡崇信決定拿出阿里巴巴集團總股本的2%設立了兩慈善信託基金。

現年51歲的馬雲更笑言,聽過不少企業家說過「50歲前賺錢,50歲後花錢」,自己心態上亦有變化,花越來越多時間在公益方面,尤其是現在很清楚自己關心教育方面。他希望在公益界也能成為「風清揚」,「一個躲在暗處的」隱世高人,找到最優秀的人去做公益的同時,幫助這些人才成功,正如在阿里巴巴培育出很多的「令狐沖」,「這點我還是滿意的」。

事實上,據蓋茲基金會的公開介紹,蓋茲夫婦早在1997年就覺得可以在公益上「做些事(do something)」,方式上同樣以微軟當時的商業強項來實現對社會的貢獻——以2億美元成立蓋茲圖書館基金會以協助全美國圖書館免費連接互聯網;而股神巴菲特亦早在2006年就打算捐出其85%的個人財富,方式上也是每年5%比例向5個基金會捐款。

難怪馬雲在訪問中尾聲說「公益做錯,還不如不做」。

公益在全球這些有「XIN」的大人物眼中,從來不是一場一蹴而就的事。

健康與快樂 朱克伯格 綠色消費 蓋茲基金會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