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於COP28展示數字技術及綠色減碳合作實踐案例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近期在迪拜召開,參展人數和活動數量均創歷屆紀錄。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通過「中國角」展示應對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及綠色低碳措施進展,阿里巴巴集團亦在「中國角」的數字化轉型主題日活動上,分享餓了麽「無需餐具」、盒馬「護象峰蜜」、阿里雲與多方合作的「甲烷地圖」等實踐案例。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兼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主席徐宏表示:「我們視COP28為重要的學習機會,期待和來自全球有共同願景的企業加深交流和合作。」
今年COP28將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社會的領導人聚集在一起,盤點《巴黎協定》的進展情況,規劃減少排放的行動方向。在12月10日舉行的「中國角」數字化轉型主題日活動上,阿里巴巴帶來諸多數字化助力減碳的實踐案例,包括:
- 阿里雲與多方團隊攜手合作的「甲烷地圖」
- 以餓了麽「無需餐具」實踐為研究對象的《科學》雜誌封面論文
- 盒馬分析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
- 菜鳥上下游全鏈路綠色物流解決方案
- 閑魚回收衣物做成的環保座墊
- 標誌「範圍3+」減碳在中國內地得到行業認可並進入體系化建設的團體標準
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發展總裁董本洪表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的顛覆式創新和應用離不開數字化,阿里巴巴把加強數字技術創新和構建廣泛的數字平台參與者生態,作為氣候應對的核心戰略。這不僅有助於企業防範自身相關風險,更是激發創新潜力,促進成規模的減碳,並在其中獲得新商業機遇的戰略性選擇。
阿里巴巴綠色減碳的實踐案例
甲烷是三大主要溫室氣體之一,是繼二氧化碳後第二個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如果減少化石燃料開採過程所產生的甲烷排放,是本次COP28關注的氣候政策議題之一。
由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及多個國家研究機構和業內專家組成的Carbon Monitor團隊,與阿里雲團隊攜手合作,在COP28期間發佈「甲烷地圖」——GRACED全球近實時甲烷地圖網站,提供近實時更新、8天尺度、全球覆蓋的化石燃料甲烷排放網格數據,進而監測異常的甲烷排放資訊,讓相關單位能夠了解及改善情況。
今年9月,國際權威科研雜誌《科學》(Science)的封面論文刊發香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東京大學及亞洲開發銀行研究團隊的重要研究成果,該論文研究餓了麽平台的「無需餐具」選項,分析手機APP上改動餐具選擇的用戶界面,對一次性餐具消費和減少塑料垃圾的影響。研究表明,訂單時默認選擇「不使用餐具」,並獎勵選擇不使用塑料餐具的顧客,可以顯著減少一次性餐具的浪費。
在「中國角」上,盒馬聚焦農業場景,將影響農業的關鍵因素拆解為種子Seed、農業技術Technique、植保Plant protection、採摘和運輸Harvest共4個維度,並探討3套氣候適應性農業方法論。此外,盒馬展示今年3月與IFAW(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聯手打造的首款零碳蜂蜜「護象蜂蜜」,介紹產品如何減緩中國西雙版納地區的人象衝突問題,發揮企業與公益機構在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所擔當的角色。
菜鳥展示與上游、下游合作夥伴合作的全鏈路綠色物流解決方案,透過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訂單、包裝、運輸、回收等物流核心環節、推動低碳變革。另一方面,菜鳥亮出循環製作消費者在菜鳥驛站參與的快遞包裝回收資源所製成的練習冊,這些練習冊已被多次送往內地的鄉村中小學,向學童傳遞綠色回收理念。
閑魚則展示一款從用戶家中回收舊衣物製成的環保座墊。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期間,閑魚發起舊衣回收活動,從杭洲城內的市民家中回收舊衣服,經過處理後,變成杭州各大景點的綠色公益坐墊,將舊衣回收及低碳理念融入生活場所之中。
阿里巴巴推動「範圍3+」生態減碳標準化
在COP28數字化轉型主題日上,由阿里巴巴集團牽頭,與中環聯合認證中心等多家企業聯合起草,並通過中國標準化協會組織終輪專家評審的團體標準《企業範圍3+溫室氣體減排核算和報告通則》,成功引發與會人員關注。
該團體標準進一步梳理普適性的範圍3+減排核算和報告的指導方法,亦意味著「範圍3+」正式在中國內地進入體系化的標準建設,並通過COP28而為全球所認識及接受。
在今年11月底COP28開幕前夕,阿里巴巴集團加入逾200家全球領先可持續發展企業的行列,成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的最新成員,同時是首家來自亞洲的互聯網企業成員。WBCSD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eter Bakker高度讚揚阿里巴巴的綠色減碳實踐,認為:「阿里巴巴作為亞洲最大的電商及數字科技企業,其獨特定位將為我們的合作帶來寶貴平台和科技能力。」
立即訂閱阿里足跡,緊貼阿里巴巴集團最新發展動向,通過新聞故事及專題文章了解創新科技、電子商務及智能物流等新興議題的嶄新趨勢。
分享